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工作,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态势,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环评服务保障行动、改革提质增效行动、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惠企纾困帮扶行动、环境政策支持行动。本刊特开设“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栏目,陆续刊发相关稿件,展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在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域,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行动,出台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入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更是成为重要一环——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统筹推进重大工程及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回望走过的路,多领域进展可圈可点。对比过去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消费已连续被提及。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措辞也发生了变化: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到“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国家层面关注新能源汽车消费,最终的目的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和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极为重要的大宗消费品,新能源车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又满足了国家绿色发展的大方向,还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发展。”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主动参与到重点行业大宗货运新能源车应用场景的探索中,持续拉动新能源重型卡车消费,配合做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并探索研究了货运零排放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释放消费潜力。1月3日,西南地区首个新能源重卡一体化运营项目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投用。这一项目成为全国首创新能源电动重卡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项目,将为西南地区实现物流新能源化、运输降本增效提供创新实践的新样本。除了新能源汽车的“新”,近年来,多地也不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生态环境部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探索有效模式、实施路径和推进机制。2022年9月,批复浙江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2023年12月,确定21个城市和43个产业园区为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涵盖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产业园区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在浙江省嘉兴市,一个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嘉兴港区,在减污和降碳方面曾面临巨大压力,一度让老百姓“谈化色变”。但化工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既是创新工作,更是系统工程。嘉兴港区积极探索,加强园区污染物源头防控、末端治理能力和机制创新,打造形成绿色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借鉴。在安徽省,以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等为重点园区的综合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日渐成熟。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发挥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示范和撬动作用,确保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有效落地,在此期间,统筹推进了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多要素协同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在大气污染物减排重大工程方面,生态环境部持续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深度治理,持续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撬动社会有效投资。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水泥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正在积极推进。有的城市将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纳入中央、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重点。同时,充分发挥标杆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比如积极探索基于水泥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的差别化电价,推动水泥企业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除此之外,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方面,生态环境部定期调度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进展,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组织各地实施一批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收集处理、重点涉水行业深度治理、“三磷”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不断巩固提升工业、城乡各类污染源减排成效。在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重大工程方面,124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启动实施,科学开展成效评估……不仅如此,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不仅是一批项目工程,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表示,如今生态环保产业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也正因如此,多省不谋而合,积极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在安徽,先后分3批发布23家重点合作园区、131家重点培育企业、188个重点调度项目,推动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以合肥、芜湖、滁州等市为重点区域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以合肥、马鞍山为重点区域的先进环保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以池州、阜阳为重点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也逐渐走上规模。2024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还将得到更多省份、更多行业的印证,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